第2卷 为国戍边 第074章 百废待兴-《复兴大明》


    第(2/3)页

    其实宋应星最合适的职位是燕京大学校长,问题是现在皇帝朱由检还没有完全采纳杨鸿章的建议在首都或者经济繁华省份建立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所以杨鸿章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宋应星在自己身边,让他和那些西洋的科学家接触,先从火器的制造和火药的研制开始。

    让杨鸿章欣慰的是这一次皇上朱由检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据说内阁那些家伙居然没有出面反对一个正八品的官员直接蹿升到同知的位置上。

    在等待宋应星上任的日子里,杨鸿章终于开始了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真正的新兵训练。这是他的特长,也是她与皇帝朱由检的约定,两年时间训练一支超越天雄军战斗力的新军!

    除了极少数年纪较大的纠察队员不愿意加入新兵之外,天津卫加上六县一州共计七千余人加入了新军。

    从杭州归来的杨胜优先挑选一千人成立亲卫营,剩下的分成四个营,四个营官分别是骑兵营夏冬伟,三个步兵营分别为张虎、罗克敌、孙飞。另外的一千人则被杨鸿章用来成立工兵营,营官由河间曾经带领民壮出色的完成伏牛山阻击战任务的张林峰担任。杨鸿章的计划里是有火炮营的,奈何先前的火炮除了送回海船上的,其余的都被方正化留在了京营,杨鸿章又计划筹建水师,因此步兵的火炮一时间就没有了着落。

    到目前为止,除了亲兵营、骑兵营以及工兵营,其他的基本上没武器,不过这个不是将士们最关注的,因为他们知道跟着杨大帅早晚会凑齐最先进的武器。

    杨大帅给各营下达的第一个指令是他们的总教官是一个西洋人恩里克,好像来自什么德意志,年约四十岁,一脸的胡子,看起来怪吓人的,恩里克还带了两个西洋人做助手。对此夏冬伟等人虽然心中腹诽,但见到杨鸿章似乎对那些西洋和尚很客气,也只好忍着看看这些外来的和尚到底会不会念经。

    而让众人更加意外的是杨大帅的训令是通过三个月各营基本学会古斯塔夫方阵,学不会的从营官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会被追责,普通士兵则直接淘汰。

    杨大帅的第二道命令是一月后在全军选拔约五百人的精锐,入选者军饷是普通军士的两倍。至于选拔标准,据说杨大帅正在制定中,最终的人选他他在新建设的精锐营地一个一个面试。

    显然经过了疫情控制的几个月,大部分纠察队队员都有了自信,都想着如何成为精锐,要知道现在的新军军饷本来就高,再双倍……

    不过几个大营最先进入状态的是工兵营,因为杨鸿章亲自来到了工兵营指导军营和训练场地的建设,除此以外他们的体能训练计划要比其他营少得多,而大部分将会是挖掘战壕,埋设地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本领却是要不断的学习的。不过眼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修建营地,尤其是杨鸿章亲自过问的精锐营营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