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反常态-《逆天改明》


    第(2/3)页

    “儿郎们,可瞧见方才东边儿的大火了吗?那是祖总镇正带着大凌河城中军兵朝这边儿来,他们连连击破敌营,距离我军仅有五里,就快与我军会合了。现在,咱们先稳守此地,只要守住这里,祖总镇大军至,则建奴必败。”宋伟豪气干云地大声激励己方军兵的士气。

    兵士们听到这个消息,果然大受激励,士气大涨。

    再看吴襄那边儿,他初时还不信祖大寿能够冲出来,可等到他看见东边儿大火燃起,且那却不是大凌河城所在方向,他才略微有些相信祖大寿或许真的从大凌河城中冲了出来,这令他对于此战多少有了一点儿信心。

    其实他吴襄也不是天生就是个爱逃跑的人,从前他跟着李成梁在辽东北拒蒙古,东平女真,曾经也是个猛将,骁将,不畏死,敢战,敢冲锋。

    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身居武臣的最高位,再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曾经的热血已经逐渐冷却,曾经的进取之心也被安逸之心取代。

    他就想着多多享受富贵荣华,多多享受美女佳人,至于军务,都算了吧,大明只靠他一个人的武勇,是不济事的,戚家军,白杆军,誓死报国的都已经成了枯骨,力挽狂澜的袁崇焕,也被当成卖国贼,死于非命。

    有后台的,打多少次败仗都没事,没后台的,总是会当替罪羔羊。

    他早已看穿一切,所以曾经的吴襄已死,活下来的就是一个凡事只为自己着想,置家国天下于不顾的利己主义者。

    他觉得自己的抉择没有错,包括这次援救大凌河,他心里想的并不是全力拼杀,去解救自己的大舅哥,而是一旦见势不妙,就马上逃之夭夭。

    因为这个缘故,他这一侧的营寨,扎的甚为松散,他这一路兵马,战心不固,战意不强,防守可谓四面漏风。

    吴襄所部人马见自家主将若此,谁个还有心情死战到底。

    吴襄本来不相信祖大寿可以突破重重包围,来与自己所在的援军会合,他已经打定主意,只要战局稍有不利,即刻就撤退,对于逃跑,他轻车熟路。

    可当他听说祖大寿居然冲了出来,且他确实看到东边儿两处火起,且还有爆炸声传来,他才略微有些相信,祖大寿或许真的在往外冲,事情或许大有可为。另外他又想到有一个神奇的飞天之物在祖大寿军中出现,而同样在大凌河城中困守的靖边堡军自成军以来从无败绩,就不免有增添了几分信心。

    “儿郎们,祖总镇须臾便至,我等且先守上一阵再说。”吴襄想通了,祖大寿或许还有突出重围的可能,若是他突出来发现自己不在,那今后在辽东,吴家或许无恙,他吴襄将无法立足。

    所以为了他自己的前途,而不是为了大明的河山,他只有死撑到底了。

    一念及此,吴襄便强打起精神,将诸般杂念全部抛去,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纯粹的将领,哪怕是为了他自己,也要打好这一仗。

    曾经的战魂又回来了,而他的变化也被一众将士们看在眼里,众将士见自家将主已经有了死战之心,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二话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