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永平府也完全落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从津到通州的这一段京杭大运河,自然也全部落入到了朝廷的手郑 如今,大明帝国朝廷掌控区域内,各个工坊、部门,都很稳定,没有任何的乱象。 其实,轩子和贵子这两个家伙,三两头的就与皇帝通信,他们的各种行动,早就已经密报给了皇帝。 这两个家伙,几乎无时不刻的都在拼命表现,争相表功。 当然,皇后的密报也十分重要,只有从各方论断,才能够保证皇帝不会被一些人忽悠。 朱由校当然乐得如此。 他刚刚给大家的密旨中,提到了自己将要带领近卫童子军远征的打算和目的。 这样做,很有必要,必须与众人打个招呼,免得大家担心。 …… 午时一刻,锦州城,东门外。 三万童子军将士们,全部骑在马背上,全副武装,列队完毕。 这,居然是三万的骑兵? 不,还称不上是三万骑兵,只能是三万骑在马背上的步兵。 现在,想要凑出三万匹良马,朱由校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这三万匹良马之中,只有五千匹真正的战马而已。 三万骑兵身后,是五千饶后勤兵。 这些后勤兵,也是分别坐在一千辆四轮马车上面。 车厢里,坐饶同时,还满载着各种生活、战斗的必需品。 为了深入敌后,顺利的完成自己深爱的“游击战术”,朱由校毫不吝啬的下大力气,将近卫军打造成了一个简易化机动师团。 没有办法,深入敌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的机动能力,才不会被敌人包了饺子。 这样一来,组建一支机动力极强,可以灵活行动的机动师团,就很有必要。 他可不是要去给鞑子送人头的。 朱由校是要带领这支娃娃兵,去收鞑子人头的。 把这支近卫军,武装到目前自己能够达到的极致,是朱由校必须要做的。 战马数量不足? 去鞑子那里抢夺就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