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酒庄里头,心宝他们走了,那几个人也都涂好了药,然后为首的文人,才带着几个人,郑重的向郭动刘中正几人施礼道谢。 这几个人,都是这一科的进士,尤其为首的席奉仁,是第四名,传胪。 他们都是名声在外的才子,写过武经的文章。 能想到用这种方式出头,让武人明明白白的看到武举比起科举的优沃之处,学会感恩……他们其实是很聪明的。 他们也确实不怎么待见江湖人。 但经此一事,他们对江湖人,一定会有一个改观。 不止是救助之恩,更因为,他们不是朋友甚至还有点过节,可是江湖人过来救人的时候,真的是“义不容辞”,一点都没有犹豫,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古道热肠,确实叫人感激又佩服。 而他们做为这一科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看法,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它文人的看法。 对待江湖人,最好的手段就是“顺毛摸”,你越夸他们好,他们就越好。 所以这对朝廷来说是件好事。 明霈帝听他说完,冷冷道:“那又如何?你同朕说这个做甚?” 晏时荣心想不如何,我这不是想法子让你消气么! 他怕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来,所以找一个正经国事跟他说说,让他分分心,这会儿看效果还不错。 所以晏时荣又一本正经的道:“孙儿只是觉得……” 他正准备再闲扯几句,忽然察觉到了什么,一转头:“耶耶,心宝醒了!!” 明霈帝迅速转头,就见团子迷迷糊糊的张开了眼,大眼转了转,喃喃的道:“耶耶!” “心宝!”明霈帝赶紧把孙女儿抱起来:“还疼吗?还难受吗?” 他用脸颊试了试团子额头的温度:“热成这样,要不要服什么药?” “没事,”团子有点反应迟钝,呆兮兮的摇头:“不用,明天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