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同时惊住了。 晏青山只道:“走吧。” 他直接带着家人就走了。 六皇子硬赖着跟过来,喝了杯茶才回。 等六皇子走了,大家关了门,回房换了衣服,各自找一个舒服地方窝着守岁。 晏时荣忍不住低声道:“我现在觉得,皇耶耶真是心软,慈父仁君。” 他方才也在想,明霈帝为何忽然就做了这个决定,现在却觉得,明霈帝是出于慈父之心,是为了保护这个儿子,是为了在他们作大死之前,及时的阻止,保下最后一份脸面情。 为什么? 因为他们蠢! 不但蠢,还总是自以为聪明,这才是最可怕的!! 就好比恭恪侯吧,也就是二皇子。 他之前赫赫扬扬,行事嚣张,在皇子们中风头无两,听起来不像多聪明的人。 可是一朝势败,被元相一句话点醒之后,就再没有生过事。 甚至在后来,得知被身边人坑了,如此大的一个亏,人家就这么咽下了,自始至终,消消停停的。 这才是聪明人。 不甘归不甘,人得学会审时度势,他知道他是绝对没戏了,再蹦跶只会招人厌烦,而消停着,明霈帝总会心软,就算不会,将来新帝上位,他也是极好的施恩人选。 这绝对是当下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可五皇子?? 之前,他其实就没有出头,离那个位子一直很远,轮也轮不到的那种。 但在二三倒台之后算是年长了,生出一争之心并不奇怪。 可是你既然想争,你就得认真的去想想自己的优势劣势,然后策划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来。 而不是还啥也没有,就先把高高在上的姿态给摆出来了。 听元相说,他之前办过一次差使,修缮天坛,就是帝王祭天,祈五谷丰登的天坛。 这个差使其实真的一点也不难,是修,又不是建,有工匠在,完全就是交给皇子练手的,办好了小差使,才会有大差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