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长河从纺织厂出来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赶着骡子车在县城转悠,心里盘算着今天的进项:摆摊卖鱼,二十一块一毛钱;给周老板的黄鳝,河蟹等结了八块七毛九,金荞麦一块五一斤,二十斤,卖了三十元。 他摸出钱包数了数,大团结有四张,剩下的毛票、角票加起来也有十几块,没错。 把大团结仔细叠好塞进内袋,剩下的钱用麻绳捆成砖头似的一摞,外头裹了层厚油纸,贴身揣进兜里。 路过街角一家“巧手裁缝铺”,木牌上写着“量体裁衣,旧衣翻新,零活修补”。 他找好空地,翻身下车,拴好骡子,推门走进这家裁缝店。 店里弥漫着布料和樟脑的味道,一个中年妇女正踩着缝纫机,墙角摆着老式锁边机,铁熨斗搁在煤炉上,货架上堆着各色布料、针线、纽扣,墙上挂着几件做好的成衣,款式简洁,针脚细密,看得出师傅很专业。 “师傅,做衣服。”苏长河开口。 妇女停下机器,抬头打量他:“自己穿?” “给我媳妇和俩孩子,”苏长河指了指货架,“给她们扯点花布做新衫。” 老板娘愣了下,上下打量他:“不给自己做件?” 苏长河这才低头看自己,靛蓝粗布褂子袖口磨破了边,裤子膝盖打了块补丁,布料洗得发白发硬,裤脚还沾着泥点。 他苦笑:“光顾着她们了,倒没瞅见自己这模样。我自己也做一套。” 老板娘笑着点头,“看你身板正,做身新的肯定精神。” 她取过纸笔:“报尺寸吧。” “我媳妇肩宽一尺一,腰围二尺一,身长二尺五;萌萌身高三尺二,兮兮二尺八……” 苏长河报得又快又准,活了两辈子,家人的尺寸早刻在心里,“孩子长得快,衣服按尺寸做大两公分。” 老板娘麻利记下来,写了张布料单递给苏长河:“按这个去东边‘瑞丰布庄’买,我熟,报我名号能便宜两成。自己带料做,又合身又省钱。” 苏长河接过单子折好,笑着道谢,转身往东边的布料店去。 第(3/3)页